○丘惠誼
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?!薄膀嚾换厥祝侨藚s在,燈火闌珊處?!睍险f,這些寫的都是元宵節(jié)。老師告訴我們,元宵節(jié),就是我們說的正月半。元宵節(jié)是中國春節(jié)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(jié)令,熱烈喜慶的賞燈習(xí)俗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,故家鄉(xiāng)方言稱元宵為“開燈”。
海陸豐有“十三人開燈,十六人完燈”的民謠,基本上從正月初十開始,各鄉(xiāng)里就陸續(xù)開燈。提起正月半,家鄉(xiāng)人印象最深的卻不是賞燈,而是吃。正月半海陸豐的特色小吃不是湯圓,而是“菜茶”,俗稱“開燈茶”。開燈日一到,被親戚朋友邀請到家吃菜茶,我總是欣然前往,一來喜歡節(jié)日的氣氛喜慶熱鬧,二來是真心喜歡菜茶的美味可口。菜茶制成以青菜為主,分別為蒜、菠菜、包心菜、芹菜、生菜、荷蘭豆和茼蒿。再把粉絲、蝦米、魷魚、冬菇、豬肉、臘腸等配料分開炒熟后與青菜葷素搭配而成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現(xiàn)在的“菜茶”不再搭配普通的“擂茶”,而是熬制香濃味美的豬骨頭湯來泡,味道更加鮮美香甜。一到朋友家,主人就忙著把青菜和葷菜搭配著盛在大碗里,撒上炒熟的花生米和炒米(爆米花),淋上滾熱的上湯,給客人端來一碗熱騰騰、香噴噴的菜茶。吃完一碗,一定得再添一碗,寓意“好事成雙”。
每每捧起一碗菜茶,我總努力揣想它的源起。一定是在某個平常的日子,其中有一個不肯輕易慢待了自己的人,想要在單調(diào)普通的菜來填飽肚子之外,為自己的生活換一種口味。在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烹飪方式里,這個人別出心裁把所有的菜加在一起,不可思議地變幻出獨特的風(fēng)味,成了日后大受歡迎的菜茶。這個人,竟多么巧妙地給予了自己一種饋贈呀。我一廂情愿地想,如果把每一個普通的日子比作每一樣單獨的菜,當(dāng)我們把悠長歲月中這么多看似單調(diào)的日子加起來,生活是不是就如菜茶一樣更加豐富更有味道。生命的饋贈,無須秘制的配方,只要珍惜每一個平凡的瞬間,善待每一個時刻的自己,便能活得更有韻味。
因此,這道既能當(dāng)主食,又能當(dāng)點心的菜品,出現(xiàn)在每一個隆重值得慶賀的日子,以它樸實又豐富的味道,充當(dāng)美食的主角。除了“開燈茶”,在海陸豐,新人結(jié)婚的第三天,或者喬遷新居的第三天,也要請客人來家里吃菜茶,俗稱“三朝茶”。春節(jié)前爸媽搬進了新房子,原本應(yīng)該請吃“三朝茶”,但是三朝那天因故沒能炒菜茶請客人,媽媽心里一直在念叨著。于是趁著過年熱鬧,就在年初八這天邀請親朋好友來家里吃菜茶。大約上午11點開始,客人就陸續(xù)登門了,來了一撥又一撥??腿藗兇蠖鄶y家?guī)Э冢至嘌b有大橘、餅干等的禮物袋,進門便說著祝福的話語。家里熱熱鬧鬧,喜氣洋洋,爸爸媽媽和弟媳忙前忙后,臉上樂開了花。
無論是“開燈茶”、“添丁茶”,還是“三朝茶”,都是海陸豐人對家族興旺、喜慶吉祥的美好寄托。但是,我喜歡的卻是吃菜茶時的熱鬧。我總懷念在鄉(xiāng)下時,閑來無事到鄰居家坐坐喝茶,隨意而又自然。自從搬到縣城的商品房居住,便少了這樣的鄰里之情。每次想要到朋友家,都得提前打電話,顯得太刻意。于是只有特別要好的朋友,才會相隔很長一段時間,相約著出來一起吃飯喝茶,聊聊閑天?!伴_燈茶”和“三朝茶”,讓我們在鄰里之間的交往日漸淡薄之際,重溫?zé)狒[隨意的鄰里之情,和久未見面的親朋好友一起吃一碗香濃的菜茶,感覺在這個飄滿茶香的小城里還有濃郁的人情。
而如今菜茶早已不局限于正月或特定的喜慶日子。大街小巷開著許多菜茶店,無論白天入夜,它成了我們隨時可以享受的美食。食物總是勞動人民記錄悠長歷史、書寫地方特色最樸實的方式。偶爾經(jīng)過一座戲臺子,上面似乎回蕩起蒼老的唱腔,拖著長長的尾音,把歷史輪回、鄉(xiāng)愁悲喜都唱一遍,但年輕的心容易與它失之交臂。唯有旁邊的小食店里飄出的菜茶香味,吸引人們的駐足。人們隱約看到時光深處元宵節(jié)的璀璨燈火,清淺時光中,卻一直有一碗菜茶相伴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