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陸豐市城東街道鯉魚潭村多位村民向本報記者電話反映稱:該村東鯉路晴天刮塵、雨天內(nèi)澇成河,路面坑洼特別難走,最近的龍舟水常常導致“大水漫屋”,群眾苦不堪言……真實情況如何?記者近日前往一探究竟。

村道泥濘坑洼,路人車輛難以正常通行
村民反映的坑洼路段主要位于鯉魚潭村東鯉路的“九米半巷”。因該路段寬9.5米,故有此俗稱。東鯉路東西兩側(cè)是密集的居民區(qū),系鯉魚潭新舊村的分隔線。東邊為新建村,西側(cè)為舊村。
東鯉路北面與軍寮村村道相接,直通城東大道,周遭有市場、學校和陸豐市人民醫(yī)院,是鯉魚潭村民通往上述場所的必經(jīng)之路;南與東環(huán)路相連構(gòu)成“十字”路口。

鯉魚潭村屬陸豐城東街道軍潭村村委會下轄的自然村。軍潭之名由軍寮村和鯉魚潭村各取一字而組成。位于陸豐縣城東邊,系城鄉(xiāng)結(jié)合部,原屬城東鎮(zhèn)。前年城東鎮(zhèn)與河西鎮(zhèn)一同撤鎮(zhèn)設立街道辦,自此成了縣城的組成部分。
大坑連小坑,最大面積近3平方米
記者來時恰遇雨天,不足百米的“九米半巷”大半路面被積水占據(jù),坑洼隨處可見,大坑連小坑,竟有大大小小20多個,途經(jīng)的行人及車輛無不小心翼翼。
據(jù)記者目測,該路面最大的坑近3平方米,深度約15~20厘米。凹凸不平的路面讓采訪車底盤被磕到了好幾次;凡途經(jīng)車輛至此只能減速,蛇形行駛,而車身隨路面顛簸忽高忽低;有時人車混行在一起,交通安全隱患顯而易見。
村民用于大門口防水的擋水板
村民歐女士嘆氣道:“唉,真是‘積惡’了!這糟糕的破路讓人苦惱十幾年了,一直沒見改善。經(jīng)常有老人或小孩路過而不小心摔倒,看著都心疼?!?/span>
村民陳先生對此也牢騷滿腹:“天晴時塵滿天,窗戶甚至屋內(nèi)積了厚厚的一層灰塵,給附近住戶帶來了困擾;下雨天泥濘不堪,坑洼處都是水。走路怕弄濕鞋子,開車又怕水濺路人。雨后路面上的積水得半個月才能干掉?!?/span>
“前幾日還看到一名騎自行車的老人滑倒在水坑內(nèi),差點被后面駛來的車輛撞到?!标愊壬a充道。
相較于坑洼路面通行的險象環(huán)生,雨天排水不暢產(chǎn)生的嚴重內(nèi)澇,致使道路兩側(cè)上百戶人家受淹,更讓村民百般無奈。
村民向記者展示家庭配備小型抽水機
這里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抽水機。記者隨機進入一戶人家,剛進門口就聞到了一股污水臭味,屋主人解析說是下水道倒灌造成的。他進屋提出一臺抽水機向記者還原雨水入屋時“治水”的情形:“每到雨季為防雨水進屋,村民都像在打仗。有的用沙袋擋;有的室內(nèi)鋪滿吸水海綿;有的除用沙包擋同時還要用上抽水機?!?/span>
村民得知記者前來了解相關情況,迅速圍了上來,七嘴八舌地表達自己的見聞和看法。據(jù)反映,東鯉路地下涵溝部分坍塌,失去排水功能,導致雨水往媽祖廟周遭倒灌,積水甚至能將戲臺前近1米的石球墩淹沒。
記者隨后來到爆料人之一的林先生家。
得知來意的林先生拿出擋水板,一邊安裝一邊說:“每次下大雨,都得在大門口裝上擋水板,可怕的是家里廁所出現(xiàn)倒灌,地磚被水撐爆,污水不斷上涌。前段時間的一場大雨,我老婆為處理屋內(nèi)積水不小心扭傷腰,送至廣州醫(yī)院被診為腰椎脫位?!绷窒壬脑捳Z透著些許的無奈。
多因素交織,堰塞效應致村莊內(nèi)澇嚴重
短短不足百米的村道,十幾年來任由晴天塵飛揚,雨天屋受淹。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,究竟原因何在?
村民指認洪水痕跡
就內(nèi)澇問題,有知情者向記者透露:從該村所處地理環(huán)境看,客觀原因有二:首先是涵管排水問題。東鯉路地下雨污排水溝承接的排雨面積寬大。八年前新修建的東環(huán)路,與東鯉路交叉形成十字路口,不但路面高且沒有埋設涵管,這等同于東鯉路地下排水溝被無形截斷,致使整個鯉魚潭村形成堰塞效應,降雨時間稍長就內(nèi)澇嚴重,低洼處積水甚至超2米,不但讓整條村瞬間受淹,民房被浸,部分房屋還出現(xiàn)廁所和下水道倒灌現(xiàn)象。其次,近幾年對該路段的處理只是在路面倒碎石、泥土和沙子,頗有“頭疼醫(yī)頭,腳疼醫(yī)腳”味道。這樣是越填越高了,村道隨之也高于巷道,整條村的排水系統(tǒng)處于失能和失衡的狀態(tài),焉有不浸之理。
大多數(shù)村民稱,他們多次通過村、鎮(zhèn)、市反映,但始終未能得到解決。
“這幾年看著周邊村子都鋪上了水泥路,大家心里很著急,別人的村道四通八達,我們‘九米半巷’依然沒有任何變化,一想到下雨時情形,堵心、煩心、寒心啊?!?/span>
記者實地探訪前就注意到該村村民為了引發(fā)外界關注而頻出的“奇招”。有的將現(xiàn)象在微信、微博、抖音和小紅書上爆料;有的通過政府“網(wǎng)絡問政”渠道陳情;還有人請來汕尾電視臺、廣東臺“今日一線”等媒體報道……但村民一切的努力都未能徹底推動問題的解決。
記者在網(wǎng)上查到《陸豐市城東鎮(zhèn)軍潭村鯉潭東鯉路建設工程采購公告》及《城東鎮(zhèn)軍寮村排水管應急工程編號:1210-2040YDZBS057)中標結(jié)果》。發(fā)布時間為:2020年4月7日。這說明東鯉路修建及其排水建設項目在幾年前就已進入實施階段。但幾年過去了,相關工程卻遲遲不見開工,可謂是“只聽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?!?/span>
改造迫在眉睫,唯有合力方能破局
如何讓村民“安居樂業(yè)”不受水淹?如何讓村民“出入平安”解決出行難問題?
群眾對此都有自己看法。
大多數(shù)的村民也表達了對“路通財通”的期許。村民羅先生認為,只有路修好了,吸引更多項目、更多商戶、更多資金的落地,這樣才能與周邊鎮(zhèn)村融合發(fā)展,共同前進。
有村民表示:我市當前正在推進“建好、管好、養(yǎng)好、運營好”的四好公路建設,希望我們村能抓住這一契機,努力向上級爭取重視和支持,把“九米半巷”行路難的歷史遺留問題盡快解決。
記者在網(wǎng)上還搜索了一份由陸豐市城東鎮(zhèn)軍潭村民委員會于2019年11月發(fā)出的修路公告。該路段同屬鯉魚潭東鯉路,俗稱“十八米巷”。公告內(nèi)容顯示:由陸豐市政府主持修建,資金來源由政府和住戶各出一半,預計需籌資路面建設款250萬元,路燈款30萬元。2019年10月3日晚8時正,原城東鎮(zhèn)駐村領導、軍潭村委會、鯉魚潭村組等三級干部與住戶,在軍潭村委會召開“關于鯉魚潭東鯉路硬底化集資方案的會議”。最終,“十八米巷”順利完成修建。
“十八米巷”與“九米半巷”,同處一地,同屬一村,為什么前者能夠順利解決,而后者卻久拖不決?群眾對此表示十分困惑,強烈呼吁上下合力,共同破局。
記者手記
在當前我市“百千萬工程”建設如火如荼,“明珠系列”攻堅行動扎實推進的大背景下,鯉魚潭村“九米半巷”長年路難行水難排的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,讓短短百米路“冷”了群眾的心。
“美麗鄉(xiāng)村”建設和鄉(xiāng)鎮(zhèn)風貌提升,農(nóng)村公路的建設本應該擺在重要的地位,村容村貌的提升更應從暢通村道開始,這是“鄉(xiāng)村振興”邁向“美麗鄉(xiāng)村”的路徑所在。
民生無小事。無論事情的結(jié)局如何,眼下已進入密集的雨季,當務之急,當?shù)卣跋嚓P部門應主動采取果斷措施,盡快切實解決當?shù)卮迕瘛俺鲂须y水浸屋”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