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咚咚咚,田仔罵田公,田仔做到死,田公食白米……”村民張通去海豐帶回來的民謠,在馬頭湖村一棵老榕樹旁偷偷傳唱。
自此之后,馬頭湖村張通的家那土坯屋,屋后那棵挺拔的老榕樹旁,便成了鄉(xiāng)里人勞作之余常到的地方。圍在一起拉家常,聽故事,張通常常講“海豐出了個彭湃,帶頭燒掉自家的田契把土地分給佃農(nóng)!農(nóng)會帶領農(nóng)民揪斗土豪劣紳分他們的田地”等故事。
張通給村民帶來講不完的故事,他們愛聽,聽得心里癢,越聽越入迷上癮。
村民聽多了也自然而然漸漸明白一個簡單公理:“所說的田仔其實就是佃農(nóng),是他們,田仔,日出而作日落才息,三餐還不能得到溫飽,而那些財主田公不勞而獲食白米!”
覺醒的村民心中燃起了一把火,那把火越燒越旺,對這世道開始表示不滿,熱血沸騰摩拳擦掌站出來說:“張通的話在理,擁護農(nóng)會!我們就是要團結(jié)起來,你分田我分地,有田有地才歡喜?!?/span>
1927年冬的一天,快到晌午時分,大家照舊先到老榕樹下等聽張通講革命的新鮮事。
中國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,國民黨則翻臉到處抓捕共產(chǎn)黨員,對共產(chǎn)黨的工農(nóng)紅軍“圍追剿殺”。
說著說著,從山那邊的方向走來一位村民,到張通身旁伸手急急拉一旁。
“這不是今早上后坡山割草去了,怎這么快就回來呢?”張通意識到有事兒。
這位村民看無人跟過來,貼近張通耳邊壓低嗓門嘀咕嘀咕……
張通的臉色隨即沉了下來,點著頭示意村民先回去,并小聲吩咐:“此事不能向任何人提及,必須保密?!?/span>
他火速去找同鄉(xiāng)里的另一位赤衛(wèi)隊員劉乃顧,把村民在山上遇見三位受傷紅軍戰(zhàn)士,回來通報之事告訴他。
劉乃顧一聽也急,兩人合計,即刻往后坡山趕。不顧山路崎嶇,急速上山,按照這位村民所提供的線路,好不容易終于找到受傷紅軍戰(zhàn)士藏身之處。
紅軍戰(zhàn)士見有來人,警惕地瞪大眼睛,抓起隨身的木棍準備防衛(wèi)。張通一個箭步?jīng)_前,握住紅軍戰(zhàn)士的手說:“同志,別怕,我們是赤衛(wèi)隊員,救你們來了。”
1927年,國民黨對共產(chǎn)黨實施白色恐怖,共產(chǎn)黨革命力量一度受挫。這時,一支工農(nóng)紅軍的部隊從北向南轉(zhuǎn)移。他們在危難中繼續(xù)堅持戰(zhàn)斗,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撤至潮汕、海陸豐。途中紅軍戰(zhàn)士負傷無數(shù),有的因傷勢過重,跟不上部隊流落山上。
這三位戰(zhàn)士身上多處受傷,找不到食物,所以又累又餓、有氣無力,無法堅持行走。張通察看戰(zhàn)士的傷勢,發(fā)現(xiàn)其中一位傷情至為嚴重,處于昏昏沉沉狀態(tài)。作為浮洲村農(nóng)會會長,又是一名赤衛(wèi)隊員的張通,看在眼里心急如焚。
這深山老林氣候惡劣天氣寒冷,怎么治療護理???恢復健康也不是一兩天的事!看來,唯一辦法只有把他們接回村。
可是,此事如若傳到官府,抓人坐牢是肯定的,搞不好還會被殺頭。
然而,張通就是有一股犟脾氣的人,認準往前要做的事,四頭牛也拉他不回來。他認為革命同志就是比親人還要親,此事至關緊要,不能只顧及自己了。思索片刻,與劉乃顧交換了一下意見,便橫下一條心,對劉乃顧說:“等天黑夜靜下山,不會遇上路人而泄密,背回村就藏在我家的屋子,那間屋有暗道,當年土匪來圍村搶糧,暗道隱蔽都沒被發(fā)現(xiàn)?!?/span>
劉乃顧立即答道:“好!”
夜深人靜,他們開始行動。將紅軍戰(zhàn)士安置好后,雞叫了兩三遍,張通讓劉乃顧先回去,交代稱:“有情況隨時通知我?!?/span>
劉乃顧走后,張通將暗道機關處教知紅軍戰(zhàn)士,并約好對接的暗號,才放心地把門反鎖。張通的兒子張媽田已經(jīng)年滿16歲,平日暗地里都想著要當像父親一樣的赤衛(wèi)隊員。這會兒見家里來了三位紅軍傷員,他心里明白,不用父親吩咐都知道怎么做,機靈地忙前忙后幫助父親。
海陸豐地區(qū),尤其是農(nóng)村的家里人有碰上頭燒額熱,或是身體磕扭傷痛,都是上山挖些草藥,然后煲成藥湯飲用或搗成藥膏敷貼創(chuàng)處,傳統(tǒng)辦法特管用。
張通折騰了一天一晚,但他不敢耽擱,只靠坐門邊稍稍瞇瞇眼,趁天未亮透便拿把小鐵鏟,背起背簍上山挖草藥去。
還沒到正午,張通挖了一背簍草藥趕回來了。他煲煮草藥、搗藥膏、準備給紅軍戰(zhàn)士的傷口上藥、端上煲煮好的藥湯……一家人又是緊張地忙這忙那。
村里的鄉(xiāng)親比較團結(jié),人雖多但不會嘴雜,三位紅軍戰(zhàn)士留在馬頭湖張通的屋子算比較合適安全。
轉(zhuǎn)眼一個月過去,三位紅軍戰(zhàn)士在張通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,身體慢慢恢復,其中兩位痊愈后由張通和劉乃顧護送上路離開陸豐,尋找原來的部隊。傷勢較重的另一位也日趨好轉(zhuǎn),有望再過十天半月上路歸隊。
不料,張通和劉乃顧送走兩位紅軍戰(zhàn)士,剛回到家還未喘歇過氣,就接到消息,說:“國民黨官府派兵要來馬頭湖搜捕紅軍傷員。”這會,張通和劉乃顧緊急將紅軍戰(zhàn)士轉(zhuǎn)移,藏進村前的甘蔗地??h兵進村挨門逐戶搜查,幸好轉(zhuǎn)移及時未被發(fā)現(xiàn)。
一時查無證據(jù),縣兵無話可說,罵罵咧咧悻悻地走了。
時隔幾日,官府不死心地再次圍村大搜查。
這天,張通因一早上山挖藥,當他還在匆匆趕回家的路上,遠遠就望見老榕樹下站著很多人,有村民,有穿制服的縣兵。張通心里一緊,不祥的念頭浮上來,斷定:“出事了!”
張通立即鉆進蔗園伏到田坎腳想先看個究竟,不料卻被兩個端著槍在把守路口的兵丁發(fā)現(xiàn)并包圍過來,用槍口頂著,叱道:“站起來,干什么的?”
張通見躲不過去,站了起來,假裝害怕的樣子答道:“我是村民,上山挖草藥,準備拿到鎮(zhèn)上換點錢。”
兵丁將張通拎上田塋,推推搡搡押到老榕樹旁一位長官面前,向長官行了個禮,道:“報告長官,抓了一個人,這人形跡可疑?!?/span>
縣兵們已經(jīng)從張通屋里搜出了紅軍傷員,劉乃顧也被抓來了,兩人被五花大綁,兵丁拿著槍押著。
長官兩手叉腰大聲訓問村民,要村民指認張通。見押上一人,便轉(zhuǎn)向他喝問:“叫什么名字!”
張通編造幾句希望混混過關,謊報名字說:“老總,我是村民,叫張漢。”
有一跟在長官身旁的兵丁,本是鄰村人,認識張通,他湊近長官,對著長官耳語。
“好一個大膽的張通,農(nóng)會會長,赤衛(wèi)隊員,挑動村民造反,還窩藏紅軍!”長官轉(zhuǎn)向兵丁,手一揮,“捆起來!”
上次搜查紅軍,也是這位長官帶的隊,由于走漏風聲撲了空,被上司臭罵了一頓,滿心不爽。這次大獲全勝,不僅抓到紅軍還抓到“匪首”……他沾沾自喜,想著回去如何邀功。
他命兵丁將張通、劉乃顧、紅軍戰(zhàn)士押走,臨走前將張通的房屋放火燒毀。
張通被押出村口時回頭往老榕樹方向望去,那里燃著一片沖天的烈火。
縣兵將張通三人押到縣衙門,連夜進行審訊,企想從他們身上挖出更多的線索。但他們堅貞不屈,任憑縣兵嚴刑拷打,寧死只字未供,縣兵只好把他們關進洛洲看守。
這一關就到第二年,即1928年5月。
關押的地方有幾個哨兵晝夜看管,對外把守嚴實。
張通他們?nèi)私?jīng)過幾個月的觀察,覺得如能控制住幾個哨兵,越獄逃跑才有可能。于是,他們趁放風碰面時打暗語,約定某一天越獄逃跑。
按照計劃進行,張通假裝上廁所,一個哨兵押著張通去廁所,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也相繼說要上廁所,另外兩個哨兵押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去廁所。張通、劉乃顧、紅軍戰(zhàn)士他們?nèi)嗽趲鶗?,用眼神相互示意,開始對進了廁所的那個哨兵下手。
外面的兩個哨兵聽到響動,沖進廁所察看,見他們?nèi)讼胩幼弑悴倨饦層麄冮_火。張通為了掩護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先離開,奮不顧身地沖過去搶奪槍支,然后抱住哨兵扭打起來,并大聲地對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喊道:“你們快點走,我掩護!”
張通終因體力不支敵不過哨兵他們?nèi)?,當場被活活打死。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也未能逃脫,被抓了回來。
張通犧牲后,縣兵殘忍地將他的頭顱割下來,掛在衙門口樹上示眾。
張通的兒子張媽田躲在縣衙門的墻角處,望著父親兩眼怒睜的頭顱,悲痛欲絕淚流滿面,握緊拳頭對父親發(fā)誓:“此仇必報!”
張通犧牲后不久,劉乃顧和紅軍戰(zhàn)士也被殺害。
張媽田為了給父親報仇,離開家鄉(xiāng)一路流浪,一路尋找共產(chǎn)黨,長途跋涉幾經(jīng)波折,最后來到海豐縣赤坎廈圍村,加入赤衛(wèi)隊,成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地下交通員。
故事發(fā)生至今已經(jīng)過去90多個年頭,張通兩間房屋被國民黨燒毀,殘墻斷垣已不復存在,唯有那棵挺拔的老榕樹還依然屹立。當年國民黨縣兵放火時,這棵老榕樹雖然被殃及燒得面目全非,但它生命力頑強,幾場雨過后又長出新枝,抽出新芽。
新中國成立后,黨和人民沒有忘記拋頭顱、灑熱血的英雄,追認張通為革命烈士,民政部、廣東省人民政府向其后代頒發(fā)“革命烈士證明書”和 “光榮烈屬”牌,將張通的骨灰收放在陸豐革命烈士陵園骨灰廳。
1967年,廣東省人民政府撥款在浮洲大隊新寮村,為張通烈士家屬興建一間新房屋,門口墻上有了一塊醒目的“光榮烈屬”牌匾。
2018年10月,海豐紅場修建烈士紀念碑,也將張通的名字深深地刻在碑文上,烈士永垂不朽!
血染江西潭——記紅軍歌手李素嬌的革命故事